日期:2025-08-09 10:25:49
沙尘暴一刮起来,有人就注定无处可逃。最近在巴基斯坦和伊朗边境,阿富汗难民的运气彻底用尽了。
8月4日,巴基斯坦政府正式宣布拒绝延长阿富汗难民的居留期限,并启动大规模驱逐行动,数百万在此生活多年的阿富汗人被迫踏上回归之路。
不给喘息空间,没商量余地。阿富汗难民过去四十年在这里打拼,生活、工作、甚至生儿育女。结果,只需要一纸通知,几十年的归属一下子灰飞烟灭。
巴基斯坦这次盯上了140万持有“登记证明卡”(PoR)的阿富汗难民,这批人居留资格刚到期,本还盼着能拖上一年好安顿生意和房产,谁想到一夜之间全盘皆输。
不只是登记难民倒霉,80万持有“阿富汗公民卡”的兄弟也没幸免。警方在各省强硬执法,拘押人数激增,缉查力度越来越重。
这种场面,其实有多年铺垫:阿富汗战争、恐怖袭击、经济动荡,每一波突发事件都把难民逼向巴基斯坦。白沙瓦、奎达、喀拉蚩,几代人把青春和家产都押在了这片土地。现在,驱逐令不光断了栖身之地,也断了最后的心气。
联合国难民署当天就跳出来谴责,措辞很重,说“这种大规模遣返行为可能已构成违反国际法的强制遣返”。官方发言人凯瑟·汗·阿弗里迪还表示,“仓促遣返将严重危及难民的生命与自由,甚至可能动摇整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。”这两句话放到联合国也是重量级。
你细品,这还真不是单纯的法律条文问题。
今年上半年已经有120万阿富汗人被巴基斯坦、伊朗遣返回国。伊朗这边也在同步“清场”。自2024年初,伊朗以国家安全为由,强制遣返超110万名阿富汗人。光过去五周,就有一半完成驱离。
伊朗官方反复强调:“所有非法移民必须离境”,还在电视台播间谍认罪画面,暗示这些措施和最近伊以对抗脱不开关系。
沙尘、高温、钢铁大篷车,一路嘶喊到阿富汗边境。一手资料显示,边境收容站里挤得水泄不通,50摄氏度火烤几万人,大家排着队等登记,生病昏厥的人每天都有,医护人员捉襟见肘。
有难民租车逃命,谁想到路上被司机中途扔下,差点活活渴死在沙漠。所谓人道救援,十个人里能救一个就算不错。
案例触目惊心。巴赫马尼,原喀布尔大学教师,因给女孩授课被塔利班通缉。“2022年被捕时怀孕六个月,差点丧命。”本来刚和丈夫团聚,现在又被驱逐,抱着孩子蹲营地一角哭诉,这场景说句绝望也不过分。
老议员法齐亚·库菲道出的实情更扎心:“许多返乡者早都没了在阿富汗生活的根基。”几十年财产一夜丢光,回去等着的,是女孩失学,前政府职员挨清算,普通人连口饭都揭不开锅。
35岁的拉赫玛特·乌拉是白沙瓦土生土长,如今带五个孩子回所谓“祖籍”。孩子学校开学在即,他连住所都没找着,眼眶里全是愁,除了回不去的家,什么都没有。
国际移民组织的数字打击感十足:6月至今,54.6万人被遣返,但能得到援助的不超过10%。大规模出逃再加上救助“能力塌方”,本地体系基本崩盘。
别指望阿富汗能接住这些人。联合国阿富汗人权特使理查德·贝内特直接挑明“强迫难民返回存在系统性性别迫害的地区,已严重违背国际人道准则”。
他说,现在返乡的女人、孩子等的不是明天,是另一场制度性排斥。教育、医疗、社会保障统统缺席,所有的归途都指向绝路。
这一轮驱逐潮,看似主权之下的清场实则人道底线全线下探。
当然,这场大清洗背后的博弈很复杂。对巴基斯坦和伊朗来说,要的不是难民“添乱”,而是国家安全最大化。近年边境暴力、经济下滑,本土压力让他们“一刀切、赶人走”成了最简单办法。
可这把刀切下去,不但割伤了阿富汗难民,还给整个地区留下了血口子。
沙漠那头等待他们的,除了高温与饥饿,还有的是无休止的动荡。
外部舆论依旧老一套指责,但关键还是地区内各国自己怎么玩。每次西方人道主义一出场,口头语永远是“不得使用政治工具”,自己到了真需要“负责任”的时候,转移风险比谁都快。
真正摆在台面上的解决方案呢?中国逻辑就很实在,一直主张通过和平、稳定和发展带动地区治理。发展援助、区域合作、多边磋商,才是从根源下手,治本而不是治标。
与其一边把难民扫地出门,一边高谈所谓国际规则,不如早早踏实参与合作,帮一把阿富汗重建,让人有栖身之地就不会成天挤在别人门口。
眼下局面里,最怕的不是几百万难民驱赶这么简单,而是难民成了政治筹码,任人操控,最后人道沦为权力游戏的下脚料。
这沙尘天里,没人能全身而退。
京海配资-太原股票开户去哪里-靠谱的配资公司-微信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